和田玉籽料的心得(多图)

锁心玉来源:和田玉籽料
编者按:说到优质的和田玉大家一定会想到籽料,不过区别是否是籽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位爱玉网会员 @好田 凭借自己多年接触和田玉的经验为我们总结了一些关于籽料的知识。

我玩籽料的心得 

本文作者:好田

这个标题土了。没办法。
所发籽料都经过我的手,来由、价格大家不必在意。
图片不会处理,所以有大有小,请原谅。
整个文章可能会很长、很乱,有时间我会梳理,今天先这样吧。
应该说,我们确实赶上了好时候,没有哪个时代能比得上我们玩玉的条件。政策全面放开,和田玉走过了从神玉到皇玉再到民玉的过程;经济进一步繁荣,便利普通百姓也拥有一块心仪之物;先进机械设备的投入短时间便得籽料大量进入市场;雕刻工艺的提高赋予了籽料新的生命“载体”,游资和媒体的推动使其价值在价格上得以体现又超于“回归”。随着大家对籽料的认识越来越多(从论坛可以体现出来,懂得不懂得都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说明每个人于玉的体会和收获可能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的观点仅代表自己的心得,对与错大可不必动肝上火。
好籽料的标准

第一点:玉质。

毫无疑问,玉质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一点最重要,好饭不怕晚,最后再说。下面的见解可能性不尽相同,有的会列举白度、纯度、细度、皮色、浓度,还有密度、浑厚度等等。呵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很多说法都是人云亦云,不经大脑的说法!所谓纯度、细度完全可以归结到玉质里;浓度是什么玩意咱不知道,又不是冲奶粉!密度、浑厚度更不用说了,越说越糊涂,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自己当成仪器。

第二点,就是油润度。

这也是古今一致的说法,“珠圆玉润”嘛!
说白了,油润度这个词也是带有感觉的因素在里面。能看得见的,是视觉;看不见的,是感觉。有人说,好的籽料会流油,我没见过,我只见到“好的籽料象流油”,究其原因,无非是籽子相对致密,同时在水中又被大自然“打磨”地光滑而已!
这里面要提一点:见到一块感觉向外“冒油”的籽料时,先不要激动,你的眼睛可能会欺骗你,即使你的眼睛不骗你,可能有人会骗你。我的做法是:烧一壶开水,不管三七21,直接浇上去,看你还油不油,亮不亮。我才不管什么网上流传的和田玉保养注意事项,多年了,我一直这么做!

目前流行的,给玉石用"护肤品"的方法主要有:1、涂摸橄榄油;2、BB油;3、发胶。较之以前的用品,主要是从手感不那么沾,味道不那么怪.目的主要:1、让人上手后感觉细腻舒服(当然不能用多);2、能散射人的视觉,遮掩玉本身的毛病.开水冲后,再用毛由认真檫拭,可以更真切地看出玉的本质,同时也会消除人工上的蜡。

下面上图

第三点:糯度。

糯米及其所做的食品的感觉我们都会有印象,从色彩上说是白白的,从感觉上讲是粘粘的,从视觉上讲,好象一块油,就这么挂在人的眼前,晃晃悠悠发,扯着丝就是不掉下来。

这是一块4公斤8的料子,后面黑色的是皮色,料子的原主人和人赌裂有没有钻进去,切了三刀,刀刀见肉.正是从这个切口上,真地会让人感觉到这种糯的感觉。


楼不够用了。三室两厅应该够。挤就挤点吧。
这几天忙,看晚上有没有时间发图。其实从某种角都讲,好像意义不大了!
楼有点歪了,这里从上上下下好像不需要学习沟通。就歪楼的情况,说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要不,就成披萨斜塔了。
1、专家。前几天有玉又说“和玉无专家,只有行家”,我非常赞同。现在的专家分以下几种:
(1)“搬家”。从书籍、网上大量抄袭挪用他人研究成果,不劳而获,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2)“砖家”。逢人便砸,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有的只是“手段”,没有做研究的行动。
(3)“坐家”。坐在家里吃老本,拒绝新事物,墨守陈规。
(4)“干家”。实战经验丰富,理论研讨不够。
全能的有,不多。
2、"看玉质能分辨处籽料、山料".有的甚至能辨别出青海、俄、韩等等。我承认我学习不够,我也不会承认这种人的存在。以前我也信誓旦旦,自信满满,籽料、山料一上手就能看的出,但随着接触的料形越来越多,这才发现,所谓看肉、看结构一说,纯粹不靠谱。你妖信,我恭喜你,请不要抬杠。
3、白度。白度在籽料的收藏中却是很重要,有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谓的一级白、二级白、三级白,是什么样的标准,我一直不理解。更有甚者,前天我看见有个玉友竟然说自己的玉是“1.75级白”。人的视觉都有偏差,要不不会有色弱、色盲一说了。这样区分白度,没有理论支撑,要靠自己了。
4、羊脂玉。这几年,羊脂玉太多了!有人一辈子没见过,有的人手上大把。不说了,说多得罪人;但有一点还是要说说。有的人标榜什么“青羊脂、黑羊脂”,这都是不要脸的话!羊脂,从古至今,都是针对白玉说的,可以稍青、稍黄或红,但主色调一定是白玉。
5、“国家鉴定是骗人的”。这个说法我不认同。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弄清你手上的是不是玉。这对个人说有难度,对仪器说,没问题。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或手上的都玉不可信。
6、“玩玉就是玩心态”。没水平的话!玉价现在这么高,凭心态就能玩到好玉?买不起房的说“买房就是买心态”;炒股说“炒股就是炒心态”;论坛上管理员用实际行动说“加通报就是加心态”?。玉这东西,玩的人没见多长块肉,不玩的也不见的会饿死。为什么要跟心态挂上钩?有钱玩的心态就好,玩不起的心态就有问题?
7、“哥玩的是玉质,不是皮色”。这个我不屑讲太多。一是你没见过好皮好肉的东西;二是你活该被骗!
8、“不管广义还是狭义,玉质好才是正道”。说这话的人他我的认知不一样。已经有人打了很形象的比喻:你掏钱买的时候,卖家告诉你,我这是和田玉,有证书,不管青海、俄罗斯料,玉质好才是正道“。你信了,屁颠屁颠的付了款;等你想变现时,哈哈,人家说:”你这不是和田的,不要“这时,请您记住,这个论坛有一大批持”和不和田的无所谓,玉质好再是。。。“这种观点的人,你可以找他们。
9、好玉不长皮。一句话,还是见得少。或者说你见到的都是差的
10、玉怕不怕开水烫?。我的答案是:不怕!理论上,玉是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形成的,还会怕区区开水?实践中我也是这么做的,没有什么问题啊!我是粗人,不讲究,买的时候,直接上开水,如果烫过后玉石出现了很多绺裂,那不是我的问题,是玉以前有毛病。但是玉友老臭和1357两人提的观点也要注意:不要在温差太大的情况下反复进行,可能有裂隐裂或破裂。
11、籽料和山料是一样的成分,籽料价格高于山料是市场炒作的结果。价格炒不炒作也好、会不回归也好,籽料就是比山料价格高,这不是一两人能决定的了的。好像大家都遛狗,别人拉个纯种藏獒,你拉个杂交吉娃娃,都是狗,你不能抱怨,没人理你的狗。现实就是这样。钻石和头发成分也一样。。。。。。。算了,能听懂的自然懂,听不懂得还是那样。

第四点:暖色调。

这个纯粹是一种感觉的东西。这种暖仍然是在底子为白玉的主色调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先发图。这块料4.5公斤。

为了增强对比性,下面这块是15公斤的大白籽,油性密度等各方面指标都还不错,主色调也是暖色调,只不过是以另一种状态呈现而已.这种白不是死白,不是单调的白,而是一种回给人温暖,以友好的方式展现温润的品质,不张扬,不声张,不拉帮结派.不会让人要痛,也不会穿马甲,更不会造谣滋事。


热门回复:

@籽不语:
我基本上是洗衣粉刷一遍再看。

@木牛:都挺能折腾的,水泡去油是最最温柔的举动了。我身边的某位玉友,早些年曾买过一件明知是二上皮的料子,当白籽儿买来的,回来就扔84原液里了,外边浮的那层假皮色泡掉以后暴露出来的是点墨青花籽,据说现在的技术,84都不管用了。

@凉风:枣红皮下出羊脂,果然名不虚传。

@水一菡:想来用开水的人还真不少啊,我也是基本新的到手都是用开水泡三遍的,让它好好洗个热水澡,哈哈!现在的好料子少的可怜了,贵的要命啊,真是只能看看了。

@爱你一万年:我看楼主说,这度那度的,就没有一个均匀度,还有你说的白度,个人完全不认同这种说法,色度不是很重要,什么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是绝对的核心,最最重要,为什么有人抵制这个东西呢,因为这个白度一上来,就把一大把拉的人给刷下去了,这一部分人就不高兴了,就说什么不白也可以,偏点熟什么的,自欺欺人尔。

@酸葡萄:顽石不通经济,通了经济林妹妹也分不出真宝玉还是假宝玉。孰真孰假只有宝玉自己知道。

@孤独嗷狼:本来看得很有兴致,越往后面看就越乱套了,头盟脑涨,看了半天,前面的好东西也白看了~哎,无奈....脑子怎么老是跟慢半拍的似的呢?

@chayu:楼上朋友说得好,好像糯米年糕啊,细腻油润浑然天成。

@上海老顽童:说得很好,其实玩玉人除非天生愚钝不开窍,一般慢慢都会自我纠错。看得越多、上手越多就会越认识到自己曾经的无知无畏。


<<<<查看爱玉讨论>>>>


当前604人在线

回到顶部

我们都是珠宝控

下载App 立即使用体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