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的广州人,长期在广州的灰霾天气里生活,若把肺拿出来看,都是黑的。

中国抗沙斯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上星期在广州举行的“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提出了以上惊人发现。

钟南山说:“一个人每天呼吸两万多次,每天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我们的临床实验显示,50多岁的(广州)人开出来的肺是黑色的,如果还是鲜红色,则不是广州人。这主要是广州人吸入了大量炭黑污染物。”

钟南山言论一出,立即在广州各界引起热烈的回响,广州媒体评论员王石川在评论中说:“可以确信的是,以钟南山的专业素养,他所作出的如此判决绝非危言耸听,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科学调研之后的沉重宣告,也是一种温情的提醒。”

钟南山在接受访问时也坚持,自己的言论并没有夸大。他解释说:“我虽然不可能看到所有(广州人)的肺,但我讲这个话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每天都做手术,发现绝大部分(的肺)都是黑红色的,这不夸张。”

污染城市情况相同

“其实,不止广州人是这样,实际上广州还不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所有空气污染严重的(中国)大城市都面对这种情况。”

空气污染问题最近几年已成为中国珠三角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根据统计,珠三角灰霾天气每年平均超过140天,是全国最多。

中科院院士丁仲礼日前在“中国科学院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上说:“降雨量如此充沛的地方,居然灰霾天气这么多,说明环保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广东省气象局首席科学家吴兑则说,在广州地区,很多时候天空“灰蒙蒙”,很多人以为是雾,其实不然。他说:“100次能见度低的天气,99次是霾而不是雾!”雾和霾很多人区分不了,雾是水粒、冰晶,而霾是气溶胶的液、固相混合物;雾一般发生在高海拔地区,广州基本上不会是雾。

医学专家解释说,灰霾发生时空气中的氧要比正常时候少。这时人呼吸进的氧气只有平时的一半,就好比人到了高原,因为空气稀薄,他只能加强呼吸,而他越呼吸,就越容易形成肺扩张。肺扩张也意味着人的肺活动量增加了,但有效活动却又减少了,带来的结果是容易形成心肺疾病。

既然专家都能明确指出事态的严重性,当局现在又能做些什么来改善情况?

应以环保考核干部

钟南山认为,监测、环保、医疗应加大合作,并切实把环保作为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

他在受访时也说:“第一,抽烟的人的肺明显比不抽烟的更黑,第一个可以做的是戒烟。第二,减少工厂和汽车的废气排放。工业废气从2000年至2006年(还没有2007年和今年的数据),量一直不断增加,汽车数量也如此。更糟糕的是,相当多的汽车尾气不达标。”

“第三,加强现有车辆的监控,尤其是卡车,它们排放的烟尘是最多的。这些是我们现在可以做的。”

中国科学院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彭平安也同意钟南山的看法,他说:“灰霾的成因还不清楚,只知道是空气中的细粒子太多,科学界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但可以肯定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都是重要导因。”他认为,应提高中国尾气排放标准从而缓解灰霾问题。

吴兑认为,灰霾治理一任领导想治好是不可能的,如果领导们都下定决心、极力治‘霾’,至少需要10个领导任期才能有效。他指出,英美等发达国家治“霾”都花去了近50年时间,中国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过程估计可提前一二十年,也就是说,仍需要30年的时间。

吴兑指出,上世纪80年代前,广州常常能见蓝天白云,而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空气污染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上涨而上升,80至90年代,灰霾天气快速增加。目前,虽然灰霾天有略微减少的趋势,但仍是高位运行。

与广州的灰霾天略微好转的趋势相比,广东的问题却是逐年恶化。随着产业大转移,污染工业转出广州后,反而由山区和河谷地区接受了。吴兑说:“本来河谷地区只能有建两个工业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但现在却是建了四个工业区,使得短短3年间,该河谷从广东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变成了污染快速上升的‘孤岛’,其灰霾天气目前已经有广州一半的水平。”
    吴兑也说,要治理空气灰霾的问题等于把改革开放后20年的污染都治理,才能回复到能见度快速改善的阶段,这一点的操作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