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翡翠鉴定上跨世纪的谎言 2013-10-05 作者:余念忠只看楼主回复



  • tzhyql
  • 富有名气

    8






5.2.1.4 优化处理:
热 处 理:常用于将浅棕黄色至无色的翡翠,热处理改善成棕红、棕黄色。不易检测。
漂白浸蜡处理:经酸漂洗后,用蜡浸泡,以改善颜色和透明度,可见表面蜡状光泽,内部结构受到破坏,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
漂白充填处理:
光泽:抛光面显示树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密度:3.00 g/cm3~3.34 g/cm3。
折射率:常为1.65(点测法)。
紫外荧光:无或蓝绿、黄绿。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结构松散;表面呈桔皮状构造或沟渠状构造;抛光面见显
微细裂纹。
红外光谱:(2400~2600)cm-1 和(2800~3200)cm-1 有强吸收峰。
染色处理:染料沿粒隙呈网状分布,铬盐染绿色者常具650 nm 吸收带,有些致色物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可显红色,某些致色物在滤色镜下无反应。
覆膜处理:浅色翡翠覆着绿色膜,以改变颜色。折射率低,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弱,无颗粒感,局部可见薄膜脱落
以上我们看到各个测定项目的一些细节,明显发现许多本不该有的问题。对于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来说,选用这些测定项目在于树立一种权威性。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被套用这些测定项目,等同于被错误的权威手中的一把把屠刀任意宰割。现状等同于一个戏言:问题继续存在,存在就是合理。
当权威的标准和权威的机构无法解释问题的时候,特别需要反思。高高在上的学者,加高级昂贵的机器,至今仍没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否已经误入歧途了?既然,牛角尖钻了那么久不见出路,怎么不换个方向钻一下试试?理论上漏洞百出,实践上又毫无建树,象牙塔中的爷们该不该静下心来,看看事实究竟为何物?
多年来形成的一套鉴定体系,已是铁板一块。年复一年,将并不很复杂的事物不断复杂化。张三、李四,接二连三地以高科技的名目,推出各自的方法,试图找到“翡翠哥德巴赫猜想”的答案。而每推出一种方法,就是等于给事实真相再蒙上一层玄乎的厚纱。请不要说谁谁很权威,谁谁是代表最高水平。“不看水平看疗效”是消费者、业者们最质朴的要求,也是检验权威们的成果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的一般标准。几十年过去了,有哪种方法解决哪怕是一点点的实际问题?冤假错案却是与日俱增,A货变B货的荒诞怪事,在高低智商混合的人群中很优雅地扩散。笔者不得不说,一些群体研究的方向离事实越走越远,为改变这个方向,就得从通俗易懂的基本事实起步。
下面,从三家鉴定机构的三张鉴定证书的问题说起。图一,图二,的折射率都为1.66,是天然翡翠的折射率。可是,依旧被判死刑。图一结论:漂白充填染色处理,依据:放大检查,颜色沿晶粒分布。图二结论:聚合物充填,染色处理,依据:有酸腐蚀沟渠纹。图三,折射率1.66,更有比重3.30,这两项符合2010国家标准,也照样被判死刑。图三结论:表面结构被破坏,颜色呈网状分布。 笔者已经在前面说过,折射率是数字游戏。但这三家玩数字游戏都玩不好。既然,2010国标上写了处理翡翠的折射率是1.65,偏偏这三家却不照章办事,要在他们认为的假货上自行其事写上1.66这个真货的数据。请各位读者说说,是信国标呢?还是信机构?当初,笔者向那些人提出过异议,可是,那些人依旧我行我素,并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是按国家标准办事。图三的那家机构更不可思议,连比重这个重要指标都显示符合天然矿物的特征,却敢于写上“表面结构被破坏颜色呈网状分布”。
他们的底气何来?说来也许不信,鉴定结构的绝大多数人员,在玩过许多障眼法之后,实质意义的检测手段,就是第一道关的10倍放大镜初检归类,和后面的40倍体视镜复检定调。他们的底气就来自这两个镜检把关。
10倍放大镜、40倍的物镜显微镜的分辨率在其能力所限范围内,对表面沟渠和内部网格纹作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有检测项目中,初检和复检的镜像放大,恰恰是决定鉴定结果的主要依据。很多鉴定机构出鉴定证书,以此为主力手段,根本就不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光谱测翡翠,很多鉴定机构也不当回事,在检测现场,见不到这类设备的影子。上海一家高校收费鉴定机构,远离鉴定现场的实验室里有设备,但鉴定现场出证书时却从来不用此设备。



------图,证书三张
上面是北上广三地的正规鉴定机构证书。
具有象征性的代表意义。
鉴定机构的第一道关用的10倍放大镜,当然这是很初级的水平。10倍或者20倍的玩意儿,用于鉴定翡翠只能是毛估估看看表面有无纹线。至于有什么纹,这样的倍数是看不清翡翠表面纹线的实质性问题的。不过,鉴定人员的心里已经有着B、B+C的概念,一旦看见有纹,姑且先入为主来个初检归类,方便后面40倍体视镜复检定调。求鉴者需要仰视的鉴定机构,拿这样的初级水平给消费者看,未免低估了消费者的见解。也许初检归类在机构内部很重要,可以让以后所有项目的鉴定同事们。有一个对号入座的概念,玩数字游戏可以更轻松一点。笔者认为,这第一道关是个摆设,对决定翡翠的真假毫无作用。因为,连后面的40倍体视镜尚且不能看清楚关键的细节。那么10倍20倍的玩意儿能看到什么?有读者要说了,看到酸腐蚀沟渠纹!鉴定证书上就是这样写的。果真如此吗?40倍的分辨率,就能看清是酸腐蚀而下定义?
实际上,读者只能是根据证书上写什么就当什么。目前为止,很多人没有机会看到什么沟渠纹,真相一直被笼罩在神秘的迷雾之中。
下面的三图,就是翡翠表面常见的沟坑现象。



沟坑现象被称为酸腐蚀沟渠纹,按照B货、B+C货的学术理论,翡翠矿石经过强酸、强碱的处理,使之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即内部千疮百孔,外部沟壑成网。这个理想状态为充填颜色和充填树脂敞开了通道。翡翠鉴定机构的鉴定者们,遵循这个逻辑,用40倍的镜头捕捉到了可以对号入座的表象。以上三图的沟坑现象,正是被当做酸腐蚀沟渠纹来看的一个表象。图一的沟坑中还有浓浓的绿色,(原图绿色更清晰,为发帖子改变像素后,失真很大)。让人觉得,颜色通过沟坑裂隙深入到内部,那个“表面结构被破坏,颜色呈网状分布”的说词者一定是自信满满,现场发现和学术理论完美结合,充填颜色还真有那么回事。且慢,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劳读者耐心继续看。
在表象为绿色沟坑的图像后,请再看下图。当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幅度提高时,我们看到的沟坑是极其浅表性的,除了沟坑处看到绿色外,没有沟坑的的完好表面底下,也是绿色的。于是,就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悖论:
悖论一、完好的表面底下的绿色,和沟坑处的绿色一致,沟坑被当做颜色进入的通道,而没有沟坑的部位,颜色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入的?
悖论二、在浅表性的沟渠纹最底面,可以看清的是翡翠本身的粒状结构完好无损,并不见浅表性的沟渠纹有往翡翠内部继续漫延的迹象。不仅如此,沟渠纹的中间,还看到金黄色的金云母颗粒。为什么强酸强碱能将翡翠掏空成粉玉,却还能放过最表面的这些金云母晶体??
图:


浅表性的沟渠纹,还见金云母颗粒闪闪发光,和强酸强碱作用形成悖论。

悖论三、颜色和树脂对内部能起作用,取代了内部的原矿结构,却对表面反倒不起作用,不能取代表面的原矿结构了?B、B+C学术理论能解释解释上述悖论吗?前述的1到11个测定项目,在理论上本就漏洞百出,在联系实际方面更是一片空白。真理,需要实践检验。检验对消费者买A货变B货的问题所在,检验对清代老翡翠变B货的问题所在是。面对自己的学术理论无法解释上述悖论,就得面壁反思了。产生沟坑的原因无外乎两种可能,一、化学作用,二物理作用。以化学的原理解释上述沟渠纹,显然行不通。而以物理的原理来解释的话,就得看翡翠的结构和沟坑有无共性的关系。。教科书上,看翡翠结构是将翡翠矿石打磨成薄片再看,这种老方法有许多弊端,既缺乏真实感,又会打磨掉很多及其宝贵的细微痕迹。至今,作为科研工作者还在使用这样的老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怎么能说有真实性呢。不妨先看看一种崭新的图像再说。原始的自然茬口,比传统磨片后的显微观察要直观清晰。图:1、翡翠结构图-----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辉石、长石颗粒方向也不一致图:、这里被解剖的全绿翡翠在高倍显微镜下,并无染色的迹象,白色的长石,绿色的辉石,金色的云母混合伴生,如果染色,白色的长石必然首先被染上。3、5171-------白色绿色、金色晶体各具独立性,针状晶体自由排列上述结构图呈现出立体的形态,能帮助我们理解翡翠结构组合的概貌。柱状、粒状镶嵌交织结构的特征在图中表现得很直观。隐晶集合体的细节也得以充分展示。整幅图片的取象范围还不到1mm,其中,针状包裹体的粗细只有2微米左右。有了清晰度,分析结构和沟坑纹的关系就有基本保证。镶嵌交织结构在翡翠的抛光面会有哪些影响?下面三图是老翡翠的表面图。由于老工艺抛光的缺陷,使得抛光面高低不平。晶体颗粒的镶嵌交织结构显得十分清晰。的高低各不相同。我们知道,钻石晶体各个面的硬度是不一样的,通常是垂直面的硬度大于平行面。翡翠也一样,鉴于翡翠镶嵌交织结构中各个晶格的条纹方向不同,于是就产生翡翠矿石表面乃至产品表面的硬度不一致。在加工工艺精细化的条件下,这种硬度不一致的现象不易被感觉到,而打磨、抛光的工具或技巧劣化的条件下,加上随时间变化产生的内应力变化,就会如上述微观图的表现那样,感觉到高低不一的表面。前面图片有晶体颗粒条纹方向自由排列,必然就产生同一个面上各晶体颗粒软硬不一,打磨、抛光的切削技术,打磨、抛光产生牵引力和高温的综合因素,会改变翡翠的内应力,高低有此产生。这种现象往往因取象时镜头质量、光线角度、照明亮度等条件完美匹配,方能发现,而稍有偏差,就会忽略。从前面图像,了解到翡翠的结构特性。下面进一步去了解这种特性带来的问题。图:1、8515------抛光面影响一,高低不平。在上述四张结构图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色根。再找出400张,也不会有。粒状晶体,各种颜色、形状,体积都自成一格,相互独立,交织镶嵌。这对否定染色学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证据。而且是具有共性的证据。我们看到,绿色的颗粒紧密度高,白色带金色的颗粒相对松散,按照染料的性能特点,总是松散的结构容易上色,这样就产生了B\B+C学说的悖论四、紧密度高的被染上色,松散的部分反而没有上色。做一个通俗的提问:一个混入很多松仁的面包,浸入红葡萄酒,结果会不会松仁被染红,面包还是白色的?相信有正常思维的人一定能正确回答。因为教科书上没有这样的微观图,所以,就不可能意识到这么重要的问题。很多色泽艳丽的天然翡翠也就被无端说成是染色。 笔者做过实验,将绿豆粒大小的原石翡翠,浸入蓝墨水数天,再以微观取象,结果是,绿色的部分几乎上不了色,而白色的部分上色就十分明显。这个证据是直观的,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游戏能说明问题。
请看图蓝墨水染色翡翠图
1.白色松散部分上色容易,绿色辉石部分上色难。


上面证据已经具备否定染色学说的条件。为了更清楚沟渠纹和染色无关的事实,还是在翡翠的结
构上说下去。
新的国标中对处理翡翠的表述有这样一条:漂白浸蜡处理:经酸漂洗后,用蜡浸泡,以改善颜色和透明度,可见表面蜡状光泽,内部结构受到破坏,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
国标中,仅见有蜡的描述,而不见树脂字眼出现。
要知道,翡翠处理学说的权威一直以来,将B、B+C的后续处理,描绘成非树脂不可,以至于街头巷尾的平头百姓都常以自己知道树脂能充填优化翡翠而沾沾自喜,自认高明。加色、树脂充填翡翠,几乎成了一个流行用语。但这些平头百姓焉能知道,国标并未有明确的树脂定义,“树脂说”是利益相关者的约定俗成。
为何国标的定义就没了树脂?为何欧阳秋眉重点描述的树脂国标不写入而改写为蜡?
可以这么说,国标对树脂能充填进翡翠还是不敢下结论,尤其是充填入内部。作为一个行业以国家标准名义奠定的应该是科学标准,称得上科学的标准,势必要有严谨的过程,也一定要有可靠的实验证据。但是这个2010翡翠国家标准,尽管对树脂讳莫如深,不敢写入,却把蜡轻易地写入,同样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解释。B\B+C 之说的形成并流行,树脂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角,而突然由蜡替代主角成了国标采用的筹码,这理由是什么?经得起推敲吗?难道B\B+C学说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必须要改写为蜡吗?
连树脂两字都不敢写入的前提下,树脂能进入到翡翠内部多少毫米,更不得而知。
表面沟渠纹一直被认为是让树脂进入内部而开创的通道,沿此通道能进入的这个内部有多深?红外线光谱、拉曼光谱能检测到多深的内部?对沟渠纹的所谓通道,光谱仪能测到通道的哪一层位置?这些都是国标和鉴定机构没有面对、没有解释的问题。
再问,有谁对这类沟渠纹的性质了解吗?
国标中对沟渠纹的定义,也不可思议。如果是通道,在表面能看到了沟渠纹的话,与表面呈90度的断面(内部)也一定能看到沟渠纹,有谁看到过吗?没有。什么都没有的话,内部结构受破坏,却又从何说起?光谱测定翡翠内部的有机物,能测到多深?至今未见数据,那么充填颜色和树脂的结论,是借光谱仪的对内部有机物的感应,还是凭大脑的先知先觉?如果不是一种假设。如果确实测到有树脂,而且是反复测到的话,不写进标准干嘛?不写树脂,又不能圆“处理”之说,最后,只能将错就错地写上蜡,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权宜之计。正好,蜡又是在表面确实存在。欧阳秋眉的说法非常肯定,经酸碱处理的翡翠已经变成粉玉,(非常松脆的,密度,硬度都大幅度改变的了一种物质),这些处理之后,应该是用树脂来美化,检测到的只能是树脂,怎么却是蜡?再说,蜡能不能恢复被改变的密度和硬度?蜡能否将一种变了性的物质变回到原始的矿物体状态?这些,国标都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姑且不论蜡替代树脂的权宜之计之合理性如何,至少,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树脂充填说是国标不认可的,也是充填学说派内部的一种分化和妥协。恰恰这种首尾不顾的妥协,成了B\B+C学说的致命伤。